谁将成为重庆汽车“第一人”

  来源:即刻出行  就在不久前,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新公司注册资本高达200亿元,法定代表人为朱华荣,登记地位于重庆市。此次成立标志着中国汽车产业迎来重要变革,也为行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不过,在重庆的汽车产业版图中除了长安汽车的朱华荣外,还有一位汽车界的“老人”不得不提,那就是赛力斯汽车的张兴海。...

伯克希尔哈撒韦称其消费品业务受到特朗普关税的冲击

  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周六表示,其消费品业务受到了美国总统特朗普贸易政策的影响,该政策提高了对进口商品的关税。  该集团旗下的消费品部门第二季度的营收较上年同期下降了 5.1%,至 1.89 亿美元,原因是销量下降、关税增加以及业务重组所致。  伯克希尔表示,关税导致了订单和货物运输的延误。  不过,该公司表示,旗下制鞋商Brooks在第二季度的营收增长了 18.4%,这得益于产品销量的上升。...

美联储卡什卡利:FOMC本周会议没有紧张氛围

  北京时间8月2日,美联储官员卡什卡利表示,美国劳工统计局的(非农)数据和私营部门的数据(ADP)说明了同样的情况,即劳动力市场正在温和走软,而这并不令人意外。  卡什卡利表示,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表示,展开了丰富而激烈的辩论,没有紧张气氛。  他强调,FOMC致力于根据最佳数据做出决策。...

抓住稳就业“牛鼻子”

转自: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695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58%,快于时序进度。城镇调查失业率稳步回落,2月份以来,城镇调查失业率逐步下降,6月份降至5%,1月份至6月份均值5.2%,低于调控目标。在外部形势复杂严峻、国内需求仍然不足的情况下,这份稳就业的成绩单来之不易。应该看到,当前就业压力仍然较大。受经济结构深度调整影响,我国劳动力供需两侧结构性失衡特征突出。比如,...

名为AI的印钞机启动了 硅谷巨头却陷入新一轮焦虑

专题:美科技股二季报解码转自:财联社《科创板日报》8月2日讯 2022年11月30日,ChatGPT的横空出世,引着一票巨头拉开了AI争夺战的序幕。如今900多天过去,巨额资本开支终于开始转为实实在在的利润增长——在AI技术上跑的最快的几家公司,开始在AI上赚钱了。最新一轮美股财报季中,谷歌、微软、Meta都交出了堪称“炸场”的业绩数据:谷歌母公司Alphabet第二季度营收964.28亿美元,同比增长1...

奥巴马、碧昂丝都上榜 特朗普的“清算名单”还能拉多长?

  近来,美国总统特朗普频频将矛头指向前总统奥巴马,称其在2016年大选期间制造“通俄门阴谋”,还将曾为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哈里斯“站台”的碧昂丝、奥普拉等社会名流列为目标,指责他们“非法收取高额代言费”,更以诽谤为由起诉传媒大亨默多克及其旗下媒体,索赔百亿美元。  近期,美国总统特朗普貌似突然与“其前前任”奥巴马干上了。  美国总统 特朗普:他(奥巴马)犯下了刑事罪,这一点毫无疑问。...

英诺赛科与英伟达达成合作:股价大涨31% 公司市值突破500亿港元

  雷递网 乐天 8月2日  英诺赛科(苏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英诺赛科”,股票代码:“2577”)日前发布公告,宣布公司近日与英伟达公司达成合作,联合推动800 VDC(800伏直流)电源架构在AI数据中心的规模化落地。  该架构是英伟达针对未来高效供电兆瓦级计算基础设施而专门设计的新一代电源系统,相比传统54V电源,在系统效率、热损耗和可靠性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可支持AI算力100-1000倍的提...

特朗普最后时刻“要求加码”,随后怒加39%关税,瑞士惊呆了

  华尔街见闻  特朗普对商品贸易不平衡问题的关注令瑞士感到意外,因为双方谈判代表一个多月前才敲定了协议框架,瑞士政府于 7 月 4 日批准了该框架。据两位知情人士透露,财政部长贝森特和贸易代表杰格里尔都同意了该草案,因此瑞士原本认为特朗普政府的最终同意将更多的只是一种形式。  瑞士在与美国贸易协议谈判的最后时刻遭遇戏剧性逆转,特朗普亲自推翻了此前已获美方财长和贸易代表认可的协议框架,最终对瑞士商品征收39%...

阿里巴巴前董事会主席张勇加盟港交所

  《财经》特约撰稿人 成孟琦  8月1日,香港交易所宣布,晨壹基金管理合伙人、阿里巴巴集团前董事会主席张勇正式出任港交所旗下中国业务咨询委员会新成员。  港交所中国业务咨询委员会成立于2021年,成员均为深谙中国市场的业界领军者,核心使命为就中国金融市场动态与经济发展趋势提供建议,助力港交所充分发挥“连接中国与世界”的独特优势。  张勇加入后,委员会成员扩容至九人,由港交所非执行董事、中信资本控股有限公司...

储能新国标实施!30%中小企业要凉?

  来源:储能产业网  最近储能圈的关键词,除了“订单爆单”就是“事故频发”。这边中国企业刚在欧洲、东南亚签完几个大储能项目,那边某储能电站着火又上了新闻。  但从8月1日起,中国储能行业正式迈入“强制安全时代”——首部强制性国标GB 44240-2024《电能存储系统用锂蓄电池和电池组安全要求》落地实施。  这部被称为“储能安全底线”的新规,用23项严苛测试划定了行业生存红线。  如今,首批“持证上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