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上负面热搜的亚朵传赴港上市,能否挽回消费者信任危机?

adminweb

  来源:星岛财经

  在中概股“回流”潮持续升温之际,又一家知名企业把目光投向港股。

  8月6日,外电报道称,中国连锁酒店品牌亚朵(NASDAQ: ATAT)正考虑赴港二次上市,拟募资数亿美元。目前上市时间表及发行规模还没有敲定。《星岛》记者8月11日就此向亚朵方面求证,截至发稿时尚未得到回复。

  美东时间8月11日收盘,亚朵股价报于34.96美元,市值约48.31亿美元。

  上市后开启快速扩张路

  亚朵成立于2013年,标榜始于住宿的生活方式品牌集团,旗下拥有A.T.HOUSE、萨和酒店、亚朵S酒店、亚朵酒店、亚朵X酒店、轻居酒店六大住宿品牌,以及零售品牌“αTOUR PLANET亚朵星球”、“SAVHE 萨和”。

  2022年11月,公司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被称作“中概新住宿经济第一股”。回溯亚朵IPO之路,堪称一波三折:2019年6月首次冲击A股,但最终折戟;2021年6月转战美股市场,却在递交招股说明书后被撤回申请;直至2022年11月,才成功登陆资本市场,只是实际募资规模较预期缩水近八成。所幸上市后,股价持续上行,目前较发行价已涨超两倍有余。

  在资本加持下,亚朵近年按下扩张快进键。2023年,公司发布了“三年战略”,目标到2025年开出2000家门店。而据公司公告,从2020年年底至2025年一季度末,亚朵酒店的数量从570家增加到1727家,客房总数突破19.4万间,正在开发的托管酒店755家。其中,仅2024年一年,亚朵新开酒店就有471家,同比增速63%。

  主业收入降速依赖加盟

  与迅猛扩张势头相反的是,亚朵的收入增速正在放缓。据公司财报,2023年至2025年一季度,其整体业绩收入增速分别为106.19%、55.34%和29.8%,股东净利润增速分别为651.42%、73.01%和-5.6%。

  业绩波动的背后是公司核心业务的收入减少和结构调整。公司财报显示,亚朵酒店的收入增速从2023年的98.9%下降至2024年的53.3%;2025年一季度亚朵自营酒店数量下降至25家,收入份额同比下降23.5%。

  在衡量酒店盈利能力的三大核心指标,即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RevPAR)、日均房价(ADR)、入住率(OCC),亚朵均呈下滑趋势。相比2023年,2024年亚朵的RevPAR从377元下降至351元,ADR从464元下降至437元,入住率从77.8%下降至77.4%。

  亚朵主业面临的窘境与全行业增长乏力、竞争加剧也紧密相关。同业对手,华住集团在2024年新开酒店2443家,锦江酒店新开1515家,首旅酒店也新开1353家。亚朵则新开471家,居于第四位。

  为了抢占市场份额,并有效降本和缩短盈利周期,亚朵加速向轻资产加盟模式转型。2025年一季度,亚朵新增开店121家,全部来自加盟商,贡献收入10.32亿元,占营收比超54%。

  押注零售业务打造爆款

  酒店业外,亚朵开创“住宿+零售”模式,打造“网红枕头”爆款,推动零售业务成为业绩增长的另一重要引擎。

  2021年,亚朵创立零售品牌亚朵星球,主推枕头、床垫和被子三大核心睡眠产品。公司财报显示,2024年,亚朵集团零售业务商品交易总额(GMV)达25.92亿元,同比增长127.7%。零售收入为21.98亿元,同比增长126.2%,占总营收比重达30%。其中,“深睡记忆枕PRO系列”产品累积销量380万只;被子77万条,品类GMV同比增长超300%。

  亚朵集团CEO王海军在业绩电话会上表示,预计2025年,公司零售收入同比增速不低于35%。不过,相对而言,零售业利润却并不亮眼。2025年一季度,公司零售业务成本、销售与营销费分别同比增长63.7%和61.9%,大幅高于营收增幅。这一领域也正遭遇同行的激烈竞争。华住集团供应链平台“华住易购”2024年交易额达284亿元,覆盖超过3000家供应商,提供超过5万种酒店供应链产品。

  今年3月,华住推出同类睡眠产品“华住会M3记忆枕”,与亚朵正面抢占市场份额。

  赴港二次上市求突围?

  在纳斯达克上市不满3年,亚朵为什么又把目光投向港股?对此,中银证券报告指出,主要是中概股面临较大的退市压力,而港股因灵活机制、较低上市门槛和“同股不同权”政策,已成为中概股回归的首选地。

  还有市场分析人士认为,若亚朵赴港上市成功,不仅有助于其规避退市风险,也将为其业务扩张拓宽融资渠道,只是需要面对估值分化的挑战。彼时,其“规模+品牌”故事获得了外资认可,但短期内公司主业指标下滑、零售成本高企的现状恐难扭转。

  今年以来,多次负面舆论冲击挑战消费者对亚朵的信任。2025年6月,亚朵杭州某加盟店被曝使用带医院标识的枕套;近日,长白山门店又因音乐节房价飙至5000元而遭监管约谈。资本市场上,股东及管理层减持被解读为传递负面信号。此番再次启动IPO的消息能否扭转亚朵的信任危机,能否助其实现新的资本跨越,尚等待市场给出答案。

  • 摩根大通探索比特币抵押贷款业务 政策立场重大转变
  • 元件行业上市公司董秘PK:明阳电路江向宇年龄最小,28岁,2024年10月开始任职
  • 暴涨!东海证券
  • 中信证券:水牛行情5问
  • 290亿美元!特斯拉批准向马斯克授予9600万股限制性股票奖励
  • OpenAI与英国政府达成战略合作
  • 特朗普怒斥普京,设10-12天新期限!俄乌冲突再掀波澜,制裁阴云密布!
  • 全球关税战火重燃,股指期货如何破局?——新浪财经APP三大实战工具,助你捕捉波动中的确定性机会
  • Datadog二季报前瞻:AI业务增长能否抵消云计算增速放缓?
  • 多股涨幅翻倍!医药板块频获加仓,什么情况?
  • 首批5个国家公园有了“户口本”
  • ETF日报:煤炭供给存在边际收紧预期,需求随迎峰度夏+非电用煤持续支撑,煤价反弹动力较强,可关注煤炭ETF
  • 年薪307万→465万!水井坊财务总监蒋磊峰涨薪157.6万,股价跌9%薪酬反涨51%惹争议
  • 午评:港股恒指涨0.19% 科指涨0.11% 锂电池板块大涨 中慧生物上市首日涨超160%
  • 多家银行细化提振消费路线图 持续推动金融服务提质增效
  • 4股上涨空间有望超20%!
  • 本文"频上负面热搜的亚朵传赴港上市,能否挽回消费者信任危机?"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技术百科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频上负面热搜的亚朵传赴港上市,能否挽回消费者信任危机?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